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

談對蘆洲傳統市場的興致缺缺

最近搬到新租處,門口超市從全聯變成松青,真讓我有點傷腦筋。

松青的生鮮一直挺弱的,雖然常賣一些雜七雜八的日系或各鄉鎮特產來吸引人衝動購買,但魚類肉類慘色讓我買不下手。

全聯的東西品質雖然也稱不上優秀,但至少就是個乖乖牌,價格又''感覺''便宜,久而久之也從嫌棄它變成習慣它。

前天我鼓起勇氣走去傳統市場買菜,身為新手煮婦的我,實在很不愛上傳統市場買菜。
以前看過一些文章會探討傳統市場的沒落,認為是因為傳統市場髒亂和便利性不足所造成。

便利性不足,我承認是影響我不想去傳統市場的原因之一。傳統市場固定的收市時間,讓懶惰煮婦不能隨心所欲盤算去市場的時間;第二個原因--懶得動腦,則是我認為降低我去傳統市場的原因。

一進到傳統市場,車水馬龍,攤販一堆,大家賣的東西五花八門,價格要問才知道;小時候就常聽媽媽說,傳統市場有些人會黑白開價,所以每件商品都要問清價格再下手。

但是,如果我要在同個攤位買5樣東西,表示我得問老闆5次,臉皮薄的我實在不好意思開口;再說,其實很多新手煮婦都跟我一樣,根本不太會判斷東西品質好壞或價格高低,畢竟在超市買東西習慣了,消費者只能處於強迫被接受的一方,超市擺什麼,你就只能買什麼,不然就餓肚子或換菜單,久而久之我在挑選食材上也漸漸腦殘,分不出東西好壞,消極接收。

所以一踏入傳統市場,簡直是腦力大挑戰,''那間的豬肉不知道好不好'' ''再往下走去看看好了'' ''這間豬肉都沒人耶,可能不太好吧?''  對於豬肉或雞肉攤,我向來只敢跟我媽一起逛時,才敢靠近;否則太多部位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。

結果前天的傳統市場行,買了一堆青菜回來...沒辦法,買青菜至少是我拿手的,只是分不出有機還是有鴨罷了。唯一的肉類是--蛤粒,因為很好判斷,緊閉就是活得吧?!

昨天吃了感冒西藥,導致我筋脈全斷一整天只能躺著;昨天晚上再吃一包,大頭回家時弄點消夜給他吃時,我竟然頭暈飄飄然,然後像被點到笑穴一樣白吃。今天就算喉嚨還是有點痛,索性不吃了,我的鳳體實在不適合吃感冒西藥。

今天原本想再戰傳統市場,但聽到外面風聲隆隆,鳳體又欠安,只好繼續吃冰箱存糧。我對這個傳統市場沒興趣,可能是因為沒看到啥好貨吧?要不上次跟室友逛台中的傳統市場,我也是逛得滿high的。

沒有留言: